|
福音是什麼! |
|
|
主日:2025.02.23 講員:鄧台山弟兄 |
|
|
|
|
題目:福音是什麼!
經文:羅馬書一01-17
啟應:詩篇119:65-80
金句:羅一17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;這義是本於信,以至於信。如經上所記:「義人必因信得生。」
回應詩歌:頌主聖歌170首「因信稱義」
大綱:
一、羅馬書的重要性
二、保羅的自稱:「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,奉召為使徒,特派傳神的福音。」(v1)
(1)耶穌基督的僕人。 (2)奉召為使徒。
(3)特派傳神的福音。
三、保羅是如何介紹福音的v2~7a
(1)福音的來源是神:是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(v2)。
(2)福音的根據是聖經:是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(v2)。
(3)福音的核心內容是耶穌基督:論到他兒子─我主耶穌基督。(v3)
(4)福音的範圍是關乎萬國的:在萬國之中叫人為他的名信服真道。(v5)
(5)福音的宗旨是信心的服從:在萬國之中叫人為他的名信服真道(v5)。
(6)福音的目標是尊崇基督的名:在萬國之中叫人為祂的名信服真道。
四、保羅與羅馬教會的關係v6~13
(1)蒙召屬耶穌基督的人。 (2)為神所愛的。
(3)聖徒。 (4)是神恩惠和平安的受益者。
五、保羅傳福音的態度(v14~17)
(1)福音的心志:欠債(我有義務)。
(2)福音的態度:不以福音為恥,反以福音為榮耀。
(3)福音的本質:是神的大能。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,先是猶太人,後是希臘人。(v16)
(4)如何得著福音:神的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。
小組討論題目
(1)我們從v1保羅的自稱中得知,他是誰?他的人生目標是什麼?
(2)我們從v14-17保羅傳福音的態度是什麼?哪一樣最感動您?請分享之。
一、羅馬書的重要性
保羅寫給羅馬教會的書信可說是基督教信仰最重要的宣言。它雖然是一封平常的書信,但是,內容卻是關乎最基要的信仰,羅馬書宣告藉著基督而得的自由:絕對是新約對於福音最完整、最清楚、最壯麗的論述。
歷代教會都了解羅馬書的重要性,更是改教時期重要的依據。馬丁路德說羅馬書:「實為新約首要的部分,最純正的福音。」又說:「每個基督徒都應字字熟記於心,並且將它當作靈糧為己任。」加爾文也說:「若能真正明白這書卷,便是開啟聖經一切秘密寶藏之門。」
1517年馬丁路德面臨屬靈生命的轉捩點,當時認為賺取天國最穩妥的方式就是當修士,路德於1505年加入了埃佛特的奧古斯丁修會,當時他只有21歲。他在那裏祈禱禁食,有時又進行極端手段的苦修。他後來寫到:「我是個好修士,如果只有一個修士能夠進天國,這人非我莫屬。」路德用盡一切方法進行苦修,以求消除靈魂與神疏離的痛苦。然而,他始終無法得到心靈的安息。直到他讀到羅馬書,他才知道:「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」(羅一17)神稱人為義就是神按照祂的恩典和絕對的憐憫,使我們有罪的人因信稱義的那種義,從此路德自覺重獲新生,經過敞開之門踏上天堂。今日我們也可以透過羅馬書因信稱義的信息,成為我們進入天國的大門。
二、保羅的自稱:「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,奉召為使徒,特派傳神的福音。」(v1)
不同的時代及文化,寫信的格式也不相同。新約時代的習慣是寫信者首先表明身分,然後才是受書信者的稱謂,最後加上祝福及頌讚。保羅完全依照當時的慣例書寫,特別之處是保羅加上了他與福音之間的關係,為何如此作?大概是因為羅馬教會不是他所創立的,他也沒有去過那裏,所以他有必要確立自己的使徒身分,並概述自己所傳的福音。他心中有一個更大的目的,希望蒙羅馬教會的祝福,去到他心目中的的地極之地--西班牙。「我切心想望到西班牙去的時候,可以到你們那裡,盼望從你們那裡經過,得見你們,先與你們彼此交往,心裡稍微滿足,然後蒙你們送行。」(羅十五23~24)他是這樣開始羅馬書的:「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,奉召為使徒,特派傳神的福音。」(v1)
(1)耶穌基督的僕人。「僕人」應當是作僕人、奴隸,在舊約中這是個光榮的傳統,從摩西到約書亞開始,一系列神所使用的人,他們都自稱是神的「僕人」。到了新約,保羅稱自己是耶穌基督的僕人,是一群沒有自己,完全屬於主的人。是一切屬祂的子民,再也沒有區分是猶太人,或是外邦人,我們都是歸屬基督的僕人,祂是我們生命的主。
(2)奉召為使徒。「使徒」是奉差遣的意思,一開始專指耶穌所揀選的十二位門徒,後來是指蒙耶穌親自呼召認命,見證耶穌基督復活的人。新約的使徒與舊約的先知相同,都要有從天上來的呼召,成為神合法的代言人。將奴隸與使徒對比,一方面強調他是神的奴隸,顯示自己覺得無足輕重的心,身為基督所買來的財產,完全沒有自己的權利可言。另一方面,他又是耶穌基督所分別出來的使徒,是耶穌特別任命與差派,有其獨特的身分與使命。
(3)特派傳神的福音。這是他雙重身分的目的,他被耶穌基督分別出來特要傳神的福音,福音與他的身分有密不可分的關係,福音是生命與神的相遇後,以致生命願意降服於神,願意成為耶穌基督在地上的使者。你我也是神特別揀選出來,分別為聖歸屬神。我們生命的目的就是要傳揚福音,如果我們還在為自己活,我們就完全不曉得加略山上的愛,是自己甘願放下世上的享受,走上那十字架的道路,就是到死也絕不後退。
三、保羅是如何介紹福音的v2~7a
這福音是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,3 論到他兒子─我主耶穌基督。按肉體說,是從大衛後裔生的;4 按聖善的靈說,因從死裡復活,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。5 我們從他受了恩惠並使徒的職分,在萬國之中叫人為他的名信服真道;6 其中也有你們這蒙召屬耶穌基督的人。7 我寫信給你們在羅馬、為神所愛、奉召作聖徒的眾人。(v2~7a)
(1)福音的來源是神:是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(v2)。保羅提到這福音是與神有關的,並非保羅自己發明的,是時空之下的啟示,是神所交付他們的,是有根有據的。福音就是好消息,是神在背後所推動、運行的,更是神為了失喪的世界所預備的好消息。
(2)福音的根據是聖經:是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(v2)。福音雖然是神向眾使徒所啟示的,但卻不是新奇的的事物,因神早已在舊約聖經中,藉著眾先知應許了這福音。神的福音既有舊約先知和新約使徒的雙重見證,我們理當確實知道福音的真實性。
(3)福音的核心內容是耶穌基督:論到他兒子─我主耶穌基督。(v3)神的福音就是祂兒子耶穌基督的福音,全部的福音都在耶穌基督之內。保羅直接提到耶穌基督的降生(從大衛的後裔生的)、受死(復活之先必須先死)、死而復活、(在大衛的位子上)作王。接著保羅用兩句難懂的話來形容耶穌基督:按肉體說,是從大衛後裔生的;按聖善的靈說,因從死裡復活,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。(v3~4)(a)耶穌是完全的人:按肉體說,是從大衛後裔生的。這裡的意思是指耶穌生來成為大衛的後裔。這個稱號「大衛的子孫」是公認為彌賽亞的意思。(b)耶穌是完全的神:按聖善的靈說,因從死裡復活,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。耶穌是直接宣告,而非推論或證明是神的兒子,透過耶穌從死裡復活以大能宣告是神的兒子。
(4)福音的範圍是關乎萬國的:我們從他受了恩惠並使徒的職分,在萬國之中叫人為他的名信服真道。(v5)保羅藉著耶穌基督得到什麼?他直接說是恩惠並使徒的職分,他要表達的是「我本不配稱為使徒及傳福音的使命」,完全是神的施恩和憐憫,使我能稱為使徒及傳福音的使命,完全是神的憐憫和揀選。隨著保羅述說他自己使徒的職分,他更揭露福音的一個特點:福音的範圍包括了一切外邦人,特別也包括在羅馬的基督徒,羅馬的基督徒主要是外邦人。神的福音是為萬民而設的,沒又例外,也沒有分別。
(5)福音的宗旨是信心的服從:我們從他受了恩惠並使徒的職分,在萬國之中叫人為他的名信服真道(v5)。信心的服從是福音所要求的回應。「惟獨信心」正是羅馬書的信息,也是保羅一生所傳揚的。信心的服從有三方面的意義:(a)萬國之中叫人為祂的名信服真道,上下文中有特別強調信的對像是耶穌的名,且是服從耶穌所作、所言。(b)信心的服從。使徒所要推行的信心並不是一時感情的衝動,而是全心向著基督並祂的福音作出的委身。信心和服從是不可化分一體的兩面。(c)信心,如同亞伯拉罕「因著信……就遵命」,因著信就徹底的跟隨,沒有保留的跟隨。這是我們信仰的來源,因著對耶穌基督的認識而產生的信心,以致於我們願意從心裏委身跟隨到底,毫無保留。
(6)福音的目標是尊崇基督的名:在萬國之中叫人為祂的名信服真道。「因祂名的緣故」是全句的高潮,保羅希望他這樣作是為要尊崇榮耀耶穌基督的名。在我們的生命生活中,讓耶穌基督的名得到高舉和稱揚。
總而言之,本段經文提到福音的六個真理。福音的來源是父神,內容是祂的兒子耶穌基督;舊約聖經是它的證據,它的範圍是包括萬國;傳講福音的目的是要使人有信心的順從跟隨,但至終的目標卻是為了使耶穌基督的名,得著更大的榮耀。我們可以用六個簡單的詞彙將這些真理表達出來;福音就是好消息--屬乎神、關乎基督、根據聖經、給予萬國、導致信心的服從、為了耶穌基督的名。
四、保羅與羅馬教會的關係v6~13
保羅自我介紹過後,保羅跟著如何稱呼羅馬教會的信徒?「6 其中也有你們這蒙召屬耶穌基督的人。7 我寫信給你們在羅馬、為神所愛、奉召作聖徒的眾人。願恩惠、平安從我們的父神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!」(羅一6~7)保羅用哪四個詞來稱呼羅馬教會的信徒:
(1)蒙召屬耶穌基督的人──信徒乃將生命主權奉獻給主的人。
(2)為神所愛的──信徒乃是上帝所珍愛的兒女。
(3)聖徒──是上帝所分別出來,專屬自己的子民。原本我們與神是無分無關、無紀念,如今我們成為神聖民的一部分。
(4)是神恩惠和平安的受益者--「恩惠」是強調神稱罪人為義是白白的恩典,也就是保羅所強調的救恩。「平安」強調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和好,不再是神眼中的罪人,並且我們也因著信,猶太人與外邦人在基督的身子得以相和,完全是因神的恩典才成。
在這引言之後,保羅告訴遠在羅馬的讀者,他對他們有什麼感受。他提出了四點:
(1)為他們全體感謝神。「8第一,我靠著耶穌基督,為你們眾人感謝我的神,因你們的信德傳遍了天下。」(v8)保羅為羅馬教會所得到的恩典感謝神。
(2)常常不住的為他們禱告。「9我在他兒子福音上,用心靈所事奉的神,可以見證我怎樣不住的提到你們;10在禱告之間常常懇求,或者照神的旨意,終能得平坦的道路往你們那裡去。」(v9~10)在保羅使徒的事工中,祈禱和傳道常是形影不離的。保羅要告訴遠在羅馬的信徒,雖然他們大多數的人他都不認識,他仍然不住的、常常的為他們祈求,這是他的真心話,也是可以求神作見證的。他更特別祈求「照神的旨意,終能得平坦的道路往你們那裡去。」他沒有妄自將自己的心意強加於神,更沒有自以為知道神的旨意。他只是把自己的心意,順服在神旨意之下。
(3)他說明為何切望見到他們?第一個理由是要把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你們,使你們可以堅固(v11)。也許是指期望保羅到訪之時能給予他們教導或勸勉。另一個理由是「這樣,我在你們中間,因你與我彼此的信心,就可以同得安慰。」(v12)保羅深知基督徒團契互惠的果效,雖然他身為使徒,他也不否認自己有這樣的需要。
(4)多次計畫探訪他們。「弟兄們,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,我屢次定意往你們那裡去,要在你們中間得些果子,如同在其餘的外邦人中一樣;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。」(v13)至於有什麼阻隔,保羅並沒有明講。可是他卻有交待想要探訪他們的理由?要在你們中間得些果子。換言之,保羅罪希望的是在羅馬多領一些人歸主,如同在其餘的外邦人中一樣。
五、保羅傳福音的態度(v14~17)
無論是希臘人、化外人、聰明人、愚拙人,我都欠他們的債,15所以情願盡我的力量,將福音也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。16我不以福音為恥;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,先是猶太人,後是希臘人。17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;這義是本於信,以至於信。如經上所記:「義人必因信得生。」(羅一14~17)
(1)福音的心志:欠債(我有義務)。耶穌基督把福音交託給保羅,就使他成為債務人,欠羅馬人的債。保羅作為外邦人的使徒,他欠外邦人的債,無論是希利尼人或是化外人;聰明人或是愚拙人,他都欠他們的債。所以情願盡我的力量,將福音也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。(v15)我們雖然不是使徒,但是我們同樣也欠了福音的債。福音既然白白的賜給我們,我們便沒有理由據為己有,我們有權利也有義務讓別人知道福音。
(2)福音的態度:不以福音為恥,反以福音為榮耀。保羅一生忠誠的傳講福音,他到處碰壁,面臨反對的聲浪,但他勝過試探,反以福音為榮。
(3)福音的本質:是神的大能。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,先是猶太人,後是希臘人。(v16)這完全是出於信心,如果我不相信,我就不必傳了,就是因為我相信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。所以我更努力的傳揚福音,這也是保羅的心志。
(4)如何得著福音:神的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。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;這義是本於信,以致於信。如經上所記:義人必因信得生。(v17)這裡有三方面的真理:
(a)神的義:或是從神而來的義。原本人犯罪,無法在神面前稱義,我們原本只是個該受咒詛的罪人。但是因著「25 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,是憑著耶穌的血,藉著人的信,要顯明神的義;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,26 好在今時顯明他的義,使人知道他自己為義,也稱信耶穌的人為義。」(羅三25~26)並不是我們已經完全合乎神的標準,而是神稱我們為義,把我們所不配得的義加給我們。
(b)這義是本於信,以致於信。福音所明顯又提供我們神的義,是藉著本於信,以致於信。(NIV from faith to faith)完完全全藉著信,並無他法。你可以說是從始至終都是藉著信。
(c)如經上所記:義人必因信得生。保羅引用哈巴古書二4「義人必因信得生。」稱義是靠著信心,信心是起步,也是持續下去的動力。我們只有靠著信心經歷神的應許。羅馬書一至四章主題談的是信,五至八章主題談的是生命,簡單將羅馬書分成兩段。我們也將繼續研讀羅馬書,求神幫助我們能明白救恩真理。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