榮耀的王來了
    主日:2025.08.17
講員:鄧台山弟兄
 
  題目:榮耀的王來了
經文:馬可福音十一01-23
啟應:詩篇119:97-112
金句:可十一13「經上記著說: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,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。」
回應詩歌:校園詩歌第一集250首「我要用你」
大綱:
一、前言
二、耶穌騎著驢駒進城(可十一01-10)
    (1)耶穌騎著驢駒進城(可十一01-06)
    (2)主要用牠」(可十一01-06)
    (3)驢駒最高光的時刻(可十7-10)
三、虛有其表的無花果樹(可十一12-14、20-23)
四、潔淨聖殿(可十一12-17)
 
小組討論題目:
(1)耶穌騎著驢駒子謙謙和和的進城,你願像這匹小驢駒為主所用嗎?對你做主的門徒,有何提醒?
(2) 沒有真正敬拜耶穌的宗教行為,最終的結局是甚麼?給你甚麼提醒?
本文
一、前言
    耶穌騎驢駒進耶路撒冷是發生在耶穌在世最後一週,即將面對耶穌使命的終點,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,今天我們稱為棕樹枝主日,就是這故事。
    耶穌一路上雖然多次預言即將受難,如今來到耶穌受難的最後一週,耶穌和門徒並非孤孤單單的前往耶路撒冷,而是有成千上萬的朝聖者從加利利一路前行,他們沿著此路線踴向耶路撒冷去歡度逾越節。
    但馬可福音的記載,並非著眼於耶穌風風光光的進耶路撒冷,而是記載耶穌騎著驢駒子,謙謙卑卑的進入耶路撒冷,完成祂的使命。馬可更著眼於耶穌與驢駒主人之間的互動,可十一03若有人對你們說:為甚麼做這事?」你們就說:主要用牠。那人必立時讓你們牽來。這讓我們知道耶穌才是我們生命的主。
    進了耶穌撒冷,耶穌又做了兩件事,一件是潔淨聖殿,另一件則是咒詛無花果樹枯乾,這兩件事都象徵著空洞化的猶太信仰,失去了內在的生命力。
二、耶穌騎著驢駒進城(可十一01-10)
馬可福音十一01-10 耶穌和門徒將近耶路撒冷,到了伯法其和伯大尼,在橄欖山那裡;耶穌就打發兩個門徒, 對他們說:「你們往對面村子裡去,一進去的時候,必看見一匹驢駒拴在那裡,是從來沒有人騎過的,可以解開,牽來。 若有人對你們說:『為甚麼做這事?』你們就說:『主要用牠。』那人必立時讓你們牽來。」他們去了,便看見一匹驢駒拴在門外街道上,就把牠解開。 在那裡站著的人,有幾個說:「你們解驢駒做甚麼?」 門徒照著耶穌所說的回答,那些人就任憑他們牽去了。 他們把驢駒牽到耶穌那裡,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,耶穌就騎上。 有許多人把衣服鋪在路上,也有人把田間的樹枝砍下來,鋪在路上。 前行後隨的人都喊著說:和散那(和散那:原有求救的意思,在此乃是稱頌的話)!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! 那將要來的我祖大衛之國是應當稱頌的!高高在上和散那!
(1)耶穌騎著驢駒進城(可十一01-06)
伯法其和伯大尼是屬於耶路撒冷的一個郊區,事實上與耶路撒冷僅隔著汲倫溪的低谷。從東邊取道橄欖山進耶路撒冷,這是一條朝聖者都會走的路線。耶穌騎驢進城,很可能是要勾起朝聖者對大衛王回到耶路撒冷的回憶,當時大衛王逃避押沙龍的叛變,騎驢翻過橄欖山,最後勝利平安的回到耶路撒冷,大衛重新執掌王權。
耶穌從加利利一路步行,已經走到離耶路撒冷僅僅兩哩之遙處,並無騎驢的必要,是要讓我們知道這是要應驗先知的話。馬太廿一4-5這事成就是要應驗先知的話,說:要對錫安的居民說:看哪,你的王來到你這裡,是溫柔的,又騎著驢,就是騎著驢駒子。說出這樣做是有彌賽亞的含義,使人知道耶穌就是猶太人的王。
(2)主要用牠」(可十一01-06)整個過程讓我們看見誰才是驢駒的主人?
(a)耶穌的預知。v2-4耶穌就打發兩個門徒, 對他們說:「你們往對面村子裡去,一進去的時候,必看見一匹驢駒拴在那裡,是從來沒有人騎過的,可以解開,牽來。 若有人對你們說:『為甚麼做這事?』你們就說:『主要用牠。』那人必立時讓你們牽來。」耶穌很清楚知道哪裡有驢駒,以主人的身分說主要用牠」。
(b)主要徵用。耶穌是王,自然有權徵用民間的驢駒子。但整個過程若有人對你們說甚麼,要門徒回答:主要用牠驢子原本的主人必讓全地的主來使用,這如同生命主權的轉移。耶穌騎驢駒子進耶路撒冷,代表謙謙和和的彌賽亞來了,與大將軍騎戰馬威風凛凛形成強烈對比。這象徵性的舉動,是為了顯示祂就是彌賽亞,祂將承受的是侮辱和苦難。
(c)我要用你。你雖然像一匹小小驢駒拴在門外,從來無人注意。看哪!今日榮耀之王,耶穌用溫柔的微聲對你說:「我要用你」。我要用你,我要用你,我實在歡喜用你。你若肯潔淨自己,在我十架前降低,完全讓我管理你,我就要用你。
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被主使用,只要你記住,你若肯潔淨自己,在我十架前降低,完全讓我管理你,我就要用你。這是何等光榮的一件事。
(3)驢駒最高光的時刻(可十7-10)
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是件極大的事,眾人都將衣服舖在驢子身上及路上,如以賽亞預告要修直鋪平主的道路,標誌著尊貴的君王來到。「和撒那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」意思是求祂拯救我們,這是很自然的讚美。這種行動引起耶路撒冷合城的人都驚動了,如同耶穌一出生時,博士的詢問,猶太的王當生在何處所引起的騷動和不安。也如希律王一樣,他雖然知道猶太人的王出生了,卻沒有前去朝拜祂。
然而耶路撒冷的人卻冷淡的說:「這是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耶穌。」(v11)加上一般人對耶穌的看法,拿撒勒能出什麼大人物耶穌進入聖殿,檢視一番,就像回到家看看了解狀況,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。耶穌騎著驢駒子謙謙和和的進城,對你做主的門徒,有何提醒?

三、虛有其表的無花果樹(可十一12-14、20-23)
可十一12-14 第二天,他們從伯大尼出來,耶穌餓了。 遠遠地看見一棵無花果樹,樹上有葉子,就往那裡去,或者在樹上可以找著甚麼。到了樹下,竟找不著甚麼,不過有葉子,因為不是收無花果的時候。 耶穌就對樹說:「從今以後,永沒有人吃你的果子。」他的門徒也聽見了。
可十一20-23 早晨,他們從那裡經過,看見無花果樹連根都枯乾了。 彼得想起耶穌的話來,就對他說:「拉比,請看!你所咒詛的無花果樹已經枯乾了。」 耶穌回答說:「你們當信服 神。 我實在告訴你們,無論何人對這座山說:你挪開此地,投在海裡!他若心裡不疑惑,只信他所說的必成,就必給他成了。
耶穌在受難週的第二天(星期一)再次進耶路撒冷,「早晨」說明是清晨六點左右,耶穌餓了,看見路旁有無花果樹,卻找不到果子。  就咒詛無花果樹永不結果子,無花果樹立刻枯乾。
耶路撒冷的無花果樹通常在三、四月開始長葉子,到六月所有的葉子長滿之後,正是無花果成熟的時候。但這棵樹是例外,在逾越節時(三、四月)就已經長滿了葉子,卻一顆果子都沒有。無花果是陸續結果的,有葉子時就會結果,並不必到長滿樹葉時才結果。所以,耶穌並不是要無花果結滿果子,而是有一兩顆解飢渴而已。
我們要把對無花果的咒詛與潔淨聖殿放在一起來看,表明耶穌對當時猶太教信仰空洞化的審判與唾棄。門徒沒有留意這事件的象徵意義,就是空洞化的猶太信仰,如同這無花果樹的葉子很茂密,但卻沒有果子。
他們反而驚訝耶穌話語的能力,耶穌說只要有信心和不疑惑,並不是強調要有加倍的信心,單單對神有信心,而不是只要有信心,就可以要神替他做任何的事情。「移山」:這是當時拉比習慣使用的比喻。耶穌就地取材,從橄欖山上就可以看見死海,將山移到死海去,是要強調對神信心的力量是大的,可以做任何困難的事。但是,罪卻會攔阻人的禱告能否蒙神垂聽。
四、潔淨聖殿(可十一12-17)
潔淨聖殿具有特殊的意義,耶穌在最佳時刻,眾目睽睽之下舉手打翻正常的買賣,宣示神的統治權柄。耶穌要來自己的殿中潔淨那裡的敬拜和事奉(瑪三1~4),和撒迦利亞書十四21萬軍之耶和華的殿裡不再有做買賣的人。猶太人也認為彌賽亞一定要來重修聖殿,潔淨聖殿的。
聖殿作買賣的地方是在聖殿的外邦人院,這個市場對遠道而來獻祭的人是不可少的,因為它提供祭牲,也可兌換繳納聖殿稅(丁稅)的推羅銀幣。這市場是由管聖殿的祭司們批准和經營。原本在進耶路撒冷城門口有各地來做買賣的人,獻祭之祭牲也應該在那裡準備好,如今占用外邦人院,使得願意進前來的外邦人無法敬拜上帝。
    聖殿敬拜的空洞化,雖有富麗堂皇的聖殿,神的榮耀卻不在其中,充斥著做買賣的人和物。如同猶太教和祭司們,空有獻祭的禮儀和敬拜,卻失去真實的敬拜。耶穌咒詛無花果樹,絕不是肚子餓亂發脾氣,是要警告宗教領袖們,提醒他們要悔改。
    結論:主耶穌我敬拜祢,向祢禱告之處,因祢的同在,都成為敬拜之所。不論處在任何時間,我要與祢真實的相遇,被祢潔淨,按祢的旨意禱告,求祢悅納我對祢的敬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