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的提醒
    主日:2023.11.05
講員:徐世偉弟兄
 
 
信息:最後的提醒(哥林多前書16:1-4)
前言:
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,平安。
搭乘飛機輪船都有最後的提醒(Final Call)。你聽到Final Call的時候會是什麼樣的心情?
對於已經在等候的人,和快要來不及的人/已經來不及的人,心情大大不同!
如果你已經登上飛機或在船上,這個廣播好像是在跟你說,飛機不久就要起飛。這是個好消息,不用再繼續等下去了。但是,如果你還沒登機,正在奔赴閘口,快要來不及了,或是看到飛機已經到了起飛時間,這個Final Call是給你的最後提醒,必須要盡快登機。我有曾經在Final Call 的時候還在奔跑的經驗,那時真的很怕趕不上飛機。還好,後來及時趕到,空服員還是讓我登機。
哥林多前書是一封教牧與管理的書信,保羅針對教會所作的勸責與教導。根據革來氏家人的報導,哥林多教會有紛爭結黨的事,有淫亂的事,有信徒在外與人爭訟的事,和教會守主餐時有混亂的事。書中處理教會的四樣敗壞:分爭,亂倫,爭訟,和淫亂(1-6 章);也回答了教會的七個疑問:婚娶,祭物,蒙頭,主餐,恩賜,復活,和愛心捐獻(7-16 章)。
 
在這封信當中,保羅處理了這麼多問題,也回答了他們很多疑問。看起來哥林多教會好像充滿了問題,但保羅仍然愛他們,給他們鼓勵。他們有這麼多的屬靈恩賜,也有各樣的知識聽了這麼多道理,就要小心分辨,不要在真道上被那似是而非的道理欺騙;不要因為隨從自己的私慾就犯罪,要站立得穩,一定要持守得好。
在哥林多前書最後,保羅在問安之前,也勸勉他們:
你們務要警醒,在真道上站立得穩,要作大丈夫,要剛強。凡你們所做的都要憑愛心而做。(林前16:13-14)這也是我們本週的金句。
務要警醒」:保羅使用警醒、站穩、剛強這幾個動詞,都是現在命令式。在希臘文的時態,現在式是持續進行的。所以保羅不是描寫一種暫時的動作,而是持續不變的狀態。
警醒」就是不睡覺。如果已經知道有重大事情即將發生,自然不能睡覺。
如果面對已知的危險,馬上要打仗了,當然更不能睡。現在的以色列,全國都要警醒,因為戰爭已經爆發,隨時都要當心哈瑪斯會有出其不意的攻擊。
神學家威廉巴克萊說:「警醒」就是「保持清醒的決心」。
在新約(太24:42,25:13;可13:34,35,37)「警醒」這字多次出現,常用在等候主再來。上週我們的信息提到復活,末日主要在來。如果我們不警醒,主來的時候我們無法跟他交差,面對主要再來我們會很害怕的。可是如果我們的態度,是先預備好自己,等候主的再來。就像那些預備好的乘客,是已經準備好要上飛機,反而對於Final Call很期待。那樣的心情,就像詩130:6     我的心等候主,勝於守夜的,等候天亮。
啟示錄最後面約翰也告訴我們,主必再來這是很明確的。深願我們都能警醒預備好自己,並且我們能說:主耶穌啊,我願你來!(啟22:20)
要作大丈夫,要剛強」面對各樣的挑戰,確實會讓人膽怯,但是我們必須要剛強做大丈夫。
大衛面對亞捫人和亞蘭人的挑釁,聚眾兵臨城下。約押對亞比篩說:「我們都當剛強,為本國的民和神的城邑作大丈夫。願耶和華憑他的意旨而行!」。(撒母耳記下10:12)
摩西要交棒給約書亞的時候,約書亞也十分害怕。迦南人這麼難搞,以色列人又不聽話,這換成是我,我也很害怕。我們能夠不害怕,絕對不是因為我們勇敢,而是我們可以靠著神,「在真道上站立得穩」。靠著主,戰勝死亡而復活的主,面對服事遭遇的困境,面對魔鬼的試探引誘,我們要勇敢的去作戰。
凡你們所做的都要憑愛心而做」,這是保羅最後提醒我們的原則。我們就像哥林多教會有很多恩賜,但是在運用恩賜的時候,要用愛心去調和,不能造成比較和爭競。保羅也指出了哥林多教會很多問題,但是我們處理教會的問題,不能光是講原則和規定。對主的弟兄姊妹要柔和,要用愛心去調和。
凡你們所做的」表示我們可以運用愛心範圍的非常廣泛。
在和我關係最親近的家人,小組的弟兄姊妹面前,如果我光是講求公平正義的原則,看到每一件事情都說這個不行,那個不對,這件事情做的不好,那個有問題。如果他們從我口中聽見的,都是這一些批評指教,聽起來非常的不舒服,自然就把耳朵都關閉了。
難道我說的不是事實嗎?從我的角度來看,我是在陳述事實,秉公行義,可是沒有達到真正的目的。要發揮愛心需要付一點代價。如果,可以在這些之外,我們願意多一點愛心和包容,把看得見的問題處理的更好,那就更是一件美事。
我相信,不信主的人會跟我們走進教會,多半不是因為我們的講話比較大聲,不是我們比較愛講道理。通常,會吸引他們來到教會的,就是他們發現教會裡面的人非常有愛心。求主幫助我們,讓我們可以打開眼睛,看見有哪一些是主要我們回應的需要?哪一些人是主要我們去關心的?
約13:35 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,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。
讓我們可以靠著主,也憑著主的愛心去做在他們身上。讓世人認識我們,不是只是定罪他們,告訴他們要悔改,也能看到基督徒的愛心和社會關懷。當我們活出一個真理和愛心平衡的生命,他們就會在我們身上看見一個又真又活的神。
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,我們一起來禱告。
 
上週的主日我們談論到關於復活,本週我們要談論哥林多前書的最後一個主題,關於愛心捐獻。
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,我們一起來讀哥林多前書16:1-4。
1論到為聖徒捐錢,我從前怎樣吩咐加拉太的眾教會,你們也當怎樣行。 2每逢七日的第一日,各人要照自己的進項抽出來留着,免得我來的時候現湊。 3及至我來到了,你們寫信舉薦誰,我就打發他們,把你們的捐資送到耶路撒冷去。 4若我也該去,他們可以和我同去。
 
  • 為何要捐獻?捐獻給誰?(林前16:1)
保羅談到為聖徒捐錢,可是沒有直接提到要捐獻給誰。但是在林前16:1有提到:論到為聖徒捐錢,我從前怎樣吩咐加拉太的眾教會,你們也當怎樣行。因此我們可以判斷,保羅是在呼籲哥林多教會像加拉太教會一樣,能對耶路撒冷的教會捐獻。
保羅為何要哥林多教會捐助耶路撒冷教會呢?聖經學者推測可能有幾個原因。第一:因為當時羅馬政府在耶路撒冷實行經濟上的殖民政策,所以他們遇到了剝削使他們貧窮。其二:使徒行傳11:28提到,天下會有大飢荒,恰好耶路撒冷就遇上了饑荒,使他們變得更窮。這就是所謂的:屋漏偏逢連夜雨。第三:因為當時有地位的執政者,都致力迫害基督徒,耶路撒冷教會的基督徒過的太辛苦了。
不管是基於哪一個原因,耶路撒冷教會就真的常在貧窮的狀況中,而且延續了很長時間。,也可能以上都是耶路撒冷教會的需要。大概是主後43、44年這一段時間,保羅和巴拿巴曾經到了耶路撒冷,把所託的捐項送到耶路撒冷的長老那裡,但耶路撒冷好像繼續一蹶不振,以致於保羅後來的服事裡,還是常常勸外邦教會給他們奉獻。寫哥林多前書是主後55年,就是距他第一次去,已經過了11年了,耶路撒冷還是繼續需要這些錢。
我們不能代替他們受苦,也不能為他們做什麼,但至少我們可以為他們奉獻。一般的人如果知道有人遭遇不幸,都會基於惻隱之心表達愛心上的饋贈。身為基督徒,我們還有更多的理由,是因為聖經上神要我們這麼做。
耶穌在馬太福音25:34-46說了一個綿羊和山羊的比喻。
34於是王要向那右邊的說:『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,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; 35因為我餓了,你們給我吃,渴了,你們給我喝;我作客旅,你們留我住; 36我赤身露體,你們給我穿;我病了,你們看顧我;我在監裏,你們來看我。』 37義人就回答說:『主啊,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,給你吃,渴了,給你喝? 38甚麼時候見你作客旅,留你住,或是赤身露體,給你穿? 39又甚麼時候見你病了,或是在監裏,來看你呢?』 40王要回答說:『我實在告訴你們,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,就是做在我身上了。』
對於這些照著主耶穌基督的吩咐,看見有需要的人就去幫助他們的,主耶穌說他們是蒙福的,可以承受神的國。但是對於另一邊,看見有需要卻視而不見的,主耶穌說他們要被咒詛,結局就是進入永遠的刑罰裡面。
不管是因為積極地要得到上帝的祝福,或者是因消極地因為害怕受到咒詛得罪神,我們都應該對於那些有需要的弟兄姊妹伸出援手,因為神喜悅我們那麼做。愛,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,看見自己的責任。
申命記14:28-29   每逢三年的末一年,你要將本年的土產十分之一都取出來,積存在你的城中。在你城裡無分無業的利未人,和你城裡寄居的,並孤兒寡婦,都可以來,吃得飽足。這樣,耶和華─你的 神必在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。
箴19:17 憐憫貧窮的,就是借給耶和華;他的善行,耶和華必償還。
雅4:17   人若知道行善,卻不去行,這就是他的罪了。
從舊約到新約,都有神的命令提醒我們要如此行善,憐憫貧窮。此外,聖經裡有特別提到,捐獻不能取代十一奉獻,必須是另外拿出來的。
瑪拉基書3:8 人豈可奪取神之物呢?你們竟奪取我的供物。你們卻說:『我們在何事上奪取你的供物呢?』就是你們在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上。
大部分的弟兄姊妹,都知道我們要將收入的十分之一分別為聖歸給神,但是還有一些也是當獻的供物,同樣要分別為聖歸給神。而且那一些,是會照顧到其他的人的需要的。
可能有一些剛信主的弟兄姐妹,還在操練學習奉獻。不免會擔心,若是我這麼做,把這一些當納的和當獻的都歸給神了,會不會我自己不夠用?瑪拉基書3:10    以此試試我,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,傾福與你們,甚至無處可容。
聖經裡告訴我們不可試探神,唯獨在奉獻這一件事上,神允許我們試試看。神應許會敞開天上的窗戶,傾福給我們。我自己的個人經驗,當我們願意這麼做的時候,不但沒有缺乏,而且會得到祝福。就像那個拿出五餅二魚的小男孩,他拿出去之後,不但餵飽了5000人,他自己也沒有餓肚子。當我更多的願意去祝福幫助別人的時候,我除了十分之一給教會,另外又拿出10分之1給一些有需要的福音機構和弱勢的家庭,我自己是更加得到祝福的。只要我自己做好財務的規劃,我不但沒有因此變的缺乏,上帝讓我自己和家人經歷到祂的平安和保守。若不是神的保守,一個重大疾病的看護和醫療費用可能就會使我變得貧窮。
我們教會裡面,也有許多非常有愛心的弟兄姊妹,當我提出一個偏鄉的教會有需要的時候,就願意為他們奉獻,做在他們的需要上,真的讓我非常的感動。我也知道有些弟兄姊妹,知道小組裡面有弟兄姊妹失業了,就願意為他奉獻,送給他物資和食物,這些都是在基督裡極美的愛心。
 
  • 捐獻的態度。(林前16:2)
每逢七日的第一日,各人要照自己的進項抽出來留着,免得我來的時候現湊。
保羅說到要怎麼為聖徒捐獻。「每逢七日的第一日」,這表示聚會已經是在主日,而不在安息日。以前在耶穌的時代和保羅剛剛工作的時候,他們常是在安息日在會堂,就是他們聚會時間應該是星期五傍晚到星期六傍晚。主日就是星期天的早上,因為耶穌在主日復活。所以慢慢地,主日就取代了安息日。不過,現在安息日教會還是用星期六來敬拜。
「各人要照自己的進項抽出來留著,免得我來的時候現湊」。我們的教會奉獻的方式,是自己把錢裝進信封袋,投入奉獻箱。可是有一些教會,是傳遞奉獻袋到你面前,想要奉獻的人就把錢投入奉獻袋,再傳給下一個人。如果沒有事先預備好奉獻的金錢,等到袋子傳到面前,才開始從錢包裡找錢,選了半天也不知道要選哪一張來奉獻。我想,那個時候收奉獻的同工站在旁邊,一定也挺尷尬的,不知道是應該先去收下一個人的奉獻?還是要停留在原地等他? 這樣的奉獻,好像是等收奉獻的同工「來的時候現湊」,看起來也很沒有誠意。
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這樣的畫面? 在一群人一起吃飯的場合,結束的時候,大家爭著要買單,可是這個掏出手機走去外面接電話,另外一個掏出來的是一張張停車卡。大家的手在口袋裡掏了半天,可就是沒有人拿出錢來買單。他們都在虛張聲勢做做樣子,其實心裡頭真的沒有打算要請客。你會不會覺得這一群人真的很沒有誠意?這樣的態度,實在是不值得欣賞。
在禮記有個故事是這樣說的。春秋時代,齊國發生了大饑荒,有個叫黔敖的人,在路邊放置飲食接濟路過的難民。當有個人用袖子遮著臉,拖著疲憊的腳步,跌跌撞撞地走來時,黔敖便拿了食物和飲水喊他:「喂!來這裡吃東西!」那個人抬起臉瞪著黔敖說:「我就是不接受這樣無禮的施捨,才會餓到這種地步!」黔敖立刻為自己的態度道歉,但那個人卻不接受,仍堅持拒絕進食,後來終於餓死了。「嗟來之食」的典故,本來是黔敖以不禮貌的態度招呼人來吃施捨的食物,後人則用這比喻泛指侮辱性或不懷好意的施捨。如果捐獻的態度不好,縱然是一件美事也不美了。
不管是十一奉獻,或是愛心裡的捐獻,我們的態度都應該是心甘樂意,而且要提早預備。因為,我們要當作這是獻給神的。
我沒有特別停留在奉獻箱旁邊,仔細觀察大家的奉獻。不過我知道,我們的弟兄姊妹比較少在奉獻箱旁邊湊錢的情況。大部分的弟兄姊妹,會先把奉獻袋拿去旁邊,裝好了再回來投入奉獻箱。甚至有的長輩,會在主日之前提早一兩天先來教會,把自己的奉獻信封拿回去裝錢。有得更為講究,會事先預備換好的新鈔,恭恭敬敬、整整齊齊的放進去自己的信封,然後等到的時候再帶來教會奉獻。我會這樣的印象深刻,不是因為他奉獻了多少鉅款,而是因為這樣慎重看待奉獻這件事情。
林後9:7 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,不要作難,不要勉強,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 神所喜愛的。
路6:38   你們要給人,就必有給你們的,並且用十足的升斗,連搖帶按,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裡;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,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。
奉獻給有需要的人,這實在是一件美事。不但神喜悅我們這麼做,而且神也要因此而祝福我們。既然這是一件美事,我們就應當心甘樂意的去做。
 
  • 捐獻的經手人。(林前16:3-4)
哥林多教會不懂如何處理捐獻的事,因為他們不習慣捐獻,雖然富足,卻不懂為別人付出。福音是出於耶路撒冷,哥林多教會卻沒有記念他們的源頭。耶路撒冷的教會遭受逼迫,需要金錢,然而哥林多教會有各樣的恩賜,並且非常富足,卻沒有為耶路撒冷著想。同時,他們很不信任別人,甚至不信任保羅管理金錢:「及至我來到了,你們寫信舉薦誰,我就打發他們,把你們的捐資送到耶路撒冷去。若我也該去,他們可以和我同去。」(林前16:3-4)
及至我來到了」:從下面的經文林前16:8但我要仍舊住在以弗所,直等到五旬節;表示寫信給哥林多教會的時候,保羅當時是在以弗所。如果我們把林前16:5-6和使徒行傳19:21以及林後1:16對照,就知道保羅原本計劃先經過馬其頓、亞該亞(哥林多是在亞該亞省),然後從哥林多上耶路撒冷,如此就可以把收到的奉獻交給他們。但後來因猶太人設計要害他,就改變了他的計劃。從使徒行傳20:2-3我們知道,後來保羅後來是先來哥林多,然後才經由馬其頓去耶路撒冷。這些在經文當中出現的只是一兩句話,可是可能當時就讓保羅經歷了很多危險和困難。
一個服事主的人,經常會發現我們的計畫,會遭遇各樣的因素,不得不改變。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,當你做了計畫之後,以為各樣事情都已經安排妥當。這時候突然來了一些意外,打亂了你的計劃。你喜歡這樣的改變嗎?有些人因為他的計畫被更改,就容易生氣,急躁,或是覺得氣餒,甚至想要放棄。一個順序上的改變,可能的影響,會造成延誤幾天,幾個月甚至幾年。可是保羅的態度很正面。無論得時不得時,他總是要傳福音。保羅無論在哪裡,都是積極的,把握機會去傳福音。所以在林前16:9保羅說:有寬大又有功效的門為我開了,並且反對的人也多。
面對有人抵擋攻擊他的時候,他仍然看到主為他預備了願意接待相信的人。這是我們要學習的榜樣,無論得時不得時,總是要傳福音救一些願意相信的人。
保羅說「你們寫信舉薦誰,我就打發他們」。表示保羅也不希望這些捐獻經手自己,最好能避嫌讓合適的人替他們送去耶路撒冷。金錢的試探,總是會有一些軟弱的人抵擋不住。特別是像對耶路撒冷教會奉獻這樣的專案,可能收的金錢還不少。保羅的處境真的是很艱難,因為耶路撒冷的需要相當大,保羅在各處都是極力的鼓勵當地的基督徒為耶路撒冷捐獻。這錢不是給保羅自己,是給耶路撒冷教會。但當保羅大力推動,收到這麼多的捐獻,又可能有人懷疑他會中飽私囊,這樣的推動捐獻識別有用心。所以保羅要他們自己舉薦人去送這筆捐獻,如果覺得保羅合適,他們就和保羅一起把他們的捐資送到耶路撒冷去。
在處理哥林多教會奉獻的這件事上,保羅希望能推派出合適的人來保管這筆奉獻,直到送到耶路撒冷。那要找什麼樣的人合適?在這裡沒有直接寫,但是在林前4:2保羅提到:
所求於管家的,是要他有忠心。
一個忠心,可以信任的好品格,我相信是任何服事都要考慮的條件。保羅說的是:「你們寫信舉薦」。經手捐獻的是由哥林多人自己舉薦,不是由保羅指派。這是他們可以信任的對象。而且「打發他們」。這是複數,可見不是由一個人經手,避免落入金錢的試探。我們教會在點收奉獻的時候,也是不會只由一個人去收。兩個人一起收,時間不會比較快,因為一個人算完,還要有另一個重新算一次核對,這樣看似花了更多的時間,可是一方面避免錯誤,也避免陷入金錢試探的網羅。
耶穌的門徒猶大,還有許多真實在教會中發生的例子,很多服事主的人都在金錢的事上軟弱跌倒。這提醒我們,在金錢的處理上要格外謹慎警醒。
羅12:17 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。
我們不只是要看見需要,也要有好的態度,選擇合適的人來完成教會的託付。
 
回應:
我要看見別人的需要,在耶穌裡彼此相愛。
 
回應詩歌:【在耶穌裡彼此相愛】     
詞、曲:曾祥怡 Grace Tseng       讚美之泉敬拜讚美 (24)
 

[Verse]
我們和睦同居 何等地美善 
凡事謙虛 溫柔 忍耐 
竭力保守聖靈賜合一的心 
凡事恩慈憐憫相待  
 
[Chorus]
在耶穌裡彼此相愛 
在耶穌裡彼此相愛 
少嫉妒論斷 多饒恕關愛 
我們愛 因為神就是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