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度的君王─神永遠的盟約
    主日:2017.07.30
講員:鄧台山弟兄
 
  題目:國度的君王──神永遠的盟約。
時間:2017.07.30七賢
經文:代上十至十五章
讀經:代上十三:1-14
金句:代上十三03我們要把神的約櫃運到我們這裡來;因為在掃羅年間,我們沒有在約櫃前求問神。
回應詩歌:飛躍詩集第一集33首「向耶和華唱新歌」
大綱:
一、歷代志是另一本歷史書
(1) 歷代志是一本被擄歸回所寫的歷史書。
(2) 歷代志要從宗教立場來解釋歷史事件。
二、大衛作王了
(1) 掃羅陣亡(代上十)國度的開始。
(2) 大衛受膏作王      (代上十一1~3)     國度的君王。
(3) 攻取錫安保障(代上十一4~9)國度的京城。
(4) 迎接約櫃(代上十三~十五章)國度的聖所。
三、大衛與神的盟約。
    神要與大衛立約,今天神也要與我們立約,彼前二9-10。
討論題目
(1) 歷代志是另一本歷史書,他寫作的目的是什麼?
(2) 大衛作王了,我們可以從哪些地方看見神的恩典和帶領?
(3) 神也要與我們立約,神對我們的身分有何期待?
 
 
本文
一、歷代志是另一本歷史書
(1) 歷代志是一本被擄歸回所寫的歷史書。
不同的作者寫出的歷史都有不同的意義,關於以色列王國的歷史就有三卷不同的書卷:撒母耳記、列王記和歷代志,它們以不同的角度切入,描述相同的歷史故事。歷代志是一本被擄歸回所寫的歷史書,與撒母耳記和列王記不同,歷代志是以祭司的觀點來取材,它不是把撒母耳記、列王記的故事重複一遍,它著重在對聖經的順服和聖殿的重建。作者期待重建敬拜的生活將會帶來末世的復興,等候大衛的子孫,那做寶座的彌賽亞來臨,所以聖殿的敬拜和律法的遵守是絕不可少的兩樣寶貝。
歷代志寫作的年代約在主前5世紀中期,歷代志36:22波斯王古列元年,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……是被擄歸回時所寫的,當時所羅巴伯帶領第一批歸回,重建耶路撒冷及聖殿並未完成,與以賽亞書所預想的滿有榮耀的耶路撒冷相比,還有很大的差距。事實上,只有一小部分猶太人回到了「應許之地」,以斯拉和尼希米正在進行改革,而且第二個聖殿既沒有所羅門聖殿的莊嚴宏偉,也沒有達到應許中那般的榮耀,而耶路撒冷呈現出一片衰落的景象,其中居民稀少。所以當時正是整體上屬靈生命萎靡不振的時間,有許多人與異族通婚,這樣必然漸漸地會失去民族的特徵。
歷代志寫作目的:藉著復述猶大的故事,目的在幫助當代人,讓他們在意識上建立與偉大的過去的關聯,並以聖殿的敬拜為焦點,正是保持這種關聯的所在。而且他只寫南國猶大的歷史,缺少北國的記錄,因為它著重與神的立約關係,大衛家族是與神立約的,我們每一個屬神子民也是與神立約的。
(2) 歷代志要從宗教立場來解釋歷史事件。
    歷代志是從神與以色列人立約的角度來寫,顯然,作者的目的並不在於單純記載歷代君王的興衰始末,而是要從特定的宗教立場來對這些歷史事件作出解釋。我們要等待神的國度,讓我們可以有份於神的國度。
    歷代志在舊約聖經中,有特殊地位,它是希伯來聖經中的最後一卷書卷。歷代志並非只停留在舊約,歷代志之後銜接新約,歷代志的作者是帶著末世的盼望寫的,他要帶領我們進入新約,最重要的是等候彌賽亞的來臨,呼籲藉由敬拜帶來真正的復興。
二、大衛作王了
歷代志的重點除了家譜之外,它將重點放在大衛王和所羅門王,因為他們所佔的篇服比較多。大衛是國度的開始者,也建立聖殿的敬拜制度的創始者。所羅門是建造聖殿者,按照大衛的規劃設計建造聖殿,更事執行敬拜的制度。可見,歷代志是一本末世復興的一卷書,值得我們好好去讀它。
(1) 掃羅陣亡(代上十)國度的開始。
歷代志的作者對掃羅的記載非常的短,對掃羅的統治幾乎不提,也故意省略撒母耳的內容,不記載大衛逃避掃羅的追殺,只記載了掃羅最後的戰敗和死亡。以致歷代志集中在王國的兩方面信息:(a)以色列的王權已從掃羅家轉移到大衛家;(b)他回溯大衛王國逐漸從猶大家族擴張到所有的以色列,甚至強調掃羅的臣僕轉而支持大衛,這也是神國度的一部分。大衛作王是神計畫的一部分。
歷代志的作者有解釋為何會從掃羅家族轉到大衛家族,因為代上十13-14這樣,掃羅死了。因為他干犯耶和華,沒有遵守耶和華的命;又因他求問交鬼的婦人,沒有求問耶和華,所以耶和華使他被殺,把國歸於耶西的兒子大衛。掃羅死亡的神學意義:
(a)掃羅失敗的原因,並不是軍事上的失敗,而是神學上的失敗。他對神的不信,沒有遵守神的話。因為他干犯耶和華,沒有遵守耶和華的命。
(b)他沒有正確的尋求神,他求問交鬼的婦人,沒有求問耶和華。掃羅他一方面是以色列的牧者,但他卻沒有真正尋求神的旨意,把以色列帶向神的道路。他與耶和華神並不親近,他尋求不到神。
(c)神才是歷史的主人,掃羅的死和大衛國度的開始,這一切都是神的旨意。所以耶和華使他被殺,把國歸於耶西的兒子大衛。歷代志神學的意義,耶和華是歷史的主人,一切都是出於神的主權,即使被擄都是神掌權。在歷代志作者心目中最重要的,是以色列人如何繼續生活在這地,在一個君王統治下,他們的身分是屬神的子民。這是為了回應神在以色列的王權,神是否仍然管裡著這國家的命運。
(2) 大衛受膏作王      (代上十一1~3)     國度的君王。
歷代志上11-12章是單獨的篇章,以全體以色列人確認大衛為君王的主題,作為開頭和結尾。它們顯明大衛獲得廣泛的支持,甚至是那些先前效忠掃羅的人。對於以色列在大衛的統治下得以合一,這強調應該對被擄回歸的以色列特別有意義。因為到了新約,全以色列人(包括撒瑪利亞和外邦人)都因著與亞伯拉罕相同信心,成為神的聖民,同歸神的名下。到那時,歷代志對大衛的盼望,才真正的完成與實現。
大衛在希伯崙受膏為以色列的王(v1-3)。以色列眾人聚集到希伯崙見大衛,說:「我們原是你的骨肉。從前掃羅作王的時候,率領以色列人出入的是你;耶和華─你的 神也曾應許你說:『你必牧養我的民以色列,作以色列的君。』」於是以色列的長老都來到希伯崙見大衛王。大衛在希伯崙耶和華面前與他們立約,他們就膏大衛作以色列的王,是照耶和華藉撒母耳所說的話。
大衛原本只是一支派的王(猶大),作猶大王七年之後,北方支派眾長老聚集在希伯崙膏大衛為以色列的王,。這不僅是神對大衛計畫的實現,從大衛被撒母耳膏立為王,經過了二十多年,如今真正實現神對大衛的計畫。大衛被膏立的理由和過程:
(a)耶和華的話。神透過北方眾長老說出神的心意:你必牧養我的民以色列,作以色列的君。」這是神應許的話,也是神一步步實現祂對大衛的應許。成為我的民的牧者,這是神對以色列民所負的責任,有一位愛民如同牧者的君王出現。另外,神也應許大衛要成為以色列的君,統治以色列民。到了耶穌時代,真正的王及牧者就出現。主耶穌也說:「我是好牧人;好牧人為羊捨命。」(約十11)
(b)隆重的立約儀式。大衛在希伯崙耶和華面前與他們立約,他們就膏大衛作以色列的王,是照耶和華藉撒母耳所說的話(v3)。這不僅是大衛的就職典禮,更是神與以色列整個家族的立約,全體以色列民在神面前立約。這個約更是回應神對撒母耳的肯定,從少年大衛膏立,經過二十多年,到大衛三十七歲正式成為以色列的君,這是一條恩典之路。大衛經歷追殺、背叛、逃難、裝瘋賣傻的過程,如今真的實現了。我們是否也存著信心相信神的應許一定會實現。
(3) 攻取錫安保障(代上十一4~9)國度的京城。
大衛的京城(v4-9)。大衛作王第一個任務就是功取耶布斯人的要塞,耶布斯是迦南地有名的一族,耶路撒冷又是易守難攻,從進迦南到大衛四百多年的士師時期,沒有哪一個人想要征服耶布斯人。神呼召大衛成為君王,也給大衛信心,雖然耶布斯人對大衛說:「你決不能進這地方。」我們用瞎子和瘸子就能防守耶路撒冷,帶著輕蔑的口吻。大衛信靠神,他靠著神的同在,並不在乎這些話語,然而大衛攻取錫安的保障,就是大衛的城。
v8大衛……四圍建築城牆。「建築城牆」字義是「復興、更新」、「再次被建設」。這也反映出歷代志作者的盼望,就是被擄歸回的城市,縱使受到破壞和糟蹋,也能夠釋放出新生命的活力。只要憑著信心,耶路撒冷成為救恩的中心,永恆的盼望。救恩從耶路撒冷流向萬民,臨到萬民。
(4) 迎接約櫃(代上十三~十五章)國度的聖所。
從歷代志13-16章記載約櫃如何被帶到耶路撒冷,這個長久的處所。當約櫃在撒母耳和掃羅領導下,完全被冷落在猶大村莊基列耶林。現在大衛藉著約櫃尋求神,對於所有以色列人是一個關鍵的事件,我們要把 神的約櫃運到我們這裡來;因為在掃羅年間,我們沒有在約櫃前求問 神。」(代上13:3)根據這個模式,一個君王好壞都是因為尋求神的結果,這是大衛和掃羅最大的區別。
雖然聖殿在尼布甲尼撒時已經被毀,但歷代志的作者卻非常看重祂,因為祂代表神的同在。被擄歸回的百姓最優先要作的事就是建造聖殿,恢復神與人之間的敬拜。被擄的百姓帶著聖殿的器皿,渴望重新恢復與神的同在。如今約櫃雖已消失許久,但耶穌道成肉身,透過祂的身體重新與人立約,使得神的同在可以實現在每個信徒身上,我們是否也渴望神的同在!
約櫃開始的旅程(v1-14)。這趟旅程大衛諮詢,特別是領袖的意見,為了讓以色列百姓在約櫃的遷移這一課題上,作出合作的決定。v1大衛與千夫長、百夫長,就是一切首領商議。v2大衛對以色列全會眾說,在宗教上全體以色列會眾主動參與。我們就差遣人走遍以色列地,見我們未來的弟兄,又見住在有郊野之城的祭司利未人,使他們都到這裡來聚集。他們一起付代價的行動,一起委身這場宗教復興上。他們期待:v3我們要把神的約櫃運到我們這裡來;因為在掃羅年間,我們沒有在約櫃前求問神。他們要在神面前求問祂,尋求祂的心意。
原本是件歡天喜地的事情,但烏撒卻用錯誤的方法來搬運約櫃,沒有照著神的吩咐去行。v7們將神的約櫃從亞比拿達的家裡抬出來,放在新車上。烏撒和亞希約趕車。祭司應該知道約櫃是要用肩抬著的,為何做這樣的改變?我們不知道。結果耶和華向他發怒,因他伸手扶住約櫃擊殺他,他就死在神面前(v10)。因為舊約利未記規定,約櫃是要利未人用間扛抬的,絕不是用新的牛車搬運。
這事使大衛心裡愁煩,失去平安,以為神不喜悅他所作的一切。與迎回約櫃的目的不符,他們是要在神面前尋求祂,卻導致大衛害怕約櫃的來到,暫放在特人俄別以東的家中。直到看見神的祝福,才放心大膽的迎回約櫃。
我們心中平安的依據是遵守神的話,聽神的吩咐。迎回約櫃卻不照著神的吩咐去行,神是馬虎不得的,千萬不要以為事情對就好,更要用對的方法,遵著神的吩咐去行。這是不變的原則。
三、神與大衛的盟約。
    歷代志讓我們看見神揀選大衛,不喜悅掃羅,更看見神一路帶領大衛成為以色列的君。更看見大衛關心耶和華的聖殿,他作王先攻取耶路撒冷做為神的居所,又將神的約櫃運回耶路撒冷,找到建造耶何華聖殿的地點,又預備建聖殿的一切材料及工人,他關心神的事,神也關心屬於大衛的事。以下的經文讓我們看見神的恩典。
(1)代上十13-14這樣,掃羅死了。因為他干犯耶和華,沒有遵守耶和華的命;又因他求問交鬼的婦人,沒有求問耶和華,所以耶和華使他被殺,把國歸於耶西的兒子大衛。
(2)代上十一03大衛在希伯崙耶和華面前與他們立約,他們就膏大衛作以色列的王,是照耶和華藉撒母耳所說的話。
(3)代上十一09大衛日見強盛,因為萬軍之耶和華與他同在。
(4)代上十三03我們要把神的約櫃運到我們這裡來;因為在掃羅年間,我們沒有在約櫃前求問神。
神要與大衛立約,今天神也要與我們立約,彼前二9-10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,是有君尊的祭司,是聖潔的國度,是屬 神的子民,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。你們從前算不得子民,現在卻作了 神的子民;從前未曾蒙憐恤,現在卻蒙了憐恤。歷代志的家譜強調猶大和利未兩個支派,因為在末世我們有兩個身分,一個是君王,一個是祭司,君王是得勝的君王,與基督一同掌王權直到永遠。另一個是祭司,我們要將人帶到神面前,千萬不要望祭神與我們立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