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  | 
	   
	  
	    | 見證人與跟隨者 | 
	   
	  
	    |   | 
	      | 
	    主日:2019.12.01 講員:鄧台山弟兄 | 
	   
	  
	    |   | 
	   
	   
     | 
   
  
  
     | 
	    
	  | 
	 
	   | 
	 
	 
題目:見證人與跟隨者 
時間:2019年12月01日七賢 
讀經:約翰福音一19-51 
金句:約翰一51:「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,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,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。」 
啟應:約翰福音一29-42 
回應詩歌:那雙看不見的手(六龜育幼院) 
大綱: 
一、約翰與約翰福音 
二、耶穌是誰? 
三、見證人與跟隨者(約一19-51) 
四、我們繼續顯明耶穌 
  
小組討論題目: 
(1) 經文中有哪些見證人?他們認出耶穌是誰?如何認出的? 
(2) 你如何認出耶穌的身份呢?今年聖誕節你想向誰見證耶穌呢? 
  
  
本文 
一、約翰與約翰福音 
當第四本福音書寫作時,就已經有三本福音書在流傳,這就引發我們思考一個問題,為何還需要第四本福音書?第四本福音書的作者是誰?第四本福音書寫作的目的和意義為何? 
約翰福音在開始的部分遺漏作者的身分,要到書的結尾部分,我們才知道他是誰。他只簡單的被稱呼是「耶穌所愛的那門徒」 (約廿一20),而「為這些事作見證,並且記載這些事的就是這門徒;我們也知道他的見證是真的。」(約廿一24) 「耶穌所愛的那門徒」的稱號很不尋常,這可能反應出作者想要表達的:(1)在他一生的經歷中讚嘆神揀選的大愛;(2)刻意要說明基督是如何的愛他,以及他對耶穌的愛的回應;(3)他最想讓人知道的身分,不是使徒的身分,不是教會的領袖,而是一個被愛的基督徒,和你我一樣。所以,這是一本要告訴我們神的大愛的一本福音書。 
為何還需要有第四本福音書?關於這卷福音書的寫作目的,約翰自己告訴我們他寫作的目的:「……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,是神的兒子,並且叫你們信了他,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。」(約二十31)約翰寫作的目的是要幫助我們讀這福音的人可以信靠耶穌。 
(1)「信」是約翰福音的主要課題之一,這卷福音書的目的就是要喚起我們的信心(約廿31)。作者所關注是「信」的動態本質,表示要接受耶穌為救主,並且接受祂的自我宣稱,以及將自己的生命委託於祂。也就是對耶穌產生一種信任關係中,是從現在一直持續到將來的動作。 
(2)「耶穌是誰?」是另一個重要的課題:耶穌是基督,是神的兒子(約廿31)。除在序言(約一1~18)中介紹耶穌是誰,整卷福音書更是彰顯耶穌是誰!作者用兩個重要的字詞,來表達耶穌的身分。 
二、耶穌是誰? 
約二十31的另一個重要的信息:耶穌是基督,是 神的兒子。除了在序言(約一1~18)中介紹耶穌是誰之外,整卷福音書更是彰顯耶穌是誰!作者用其中兩個重要的字詞,來表達耶穌的身分。 
(1) 神蹟(Sign)。第二章一開始,就進入了耶穌的公開事工,並且圍繞著耶穌的七大神蹟,約翰使用了「記號」(Sign,semeia)一字來表達神蹟,取代了神蹟和異能等字眼。當然,約翰毫無保留的認定,超自然的力量確實運行在這些大能的工作之中。然而,他所關注的是要超越神蹟的本身,藉此向相信的人顯出祂的榮耀,並向那些尚未決定是否跟隨耶穌的人發出挑戰。七大神蹟:約翰福音中出現七個耶穌所行的神蹟,每一個神蹟都是精心挑選的,每一個神蹟也都說明耶穌的某一方面的特性。約翰福音中這七個神蹟顯示耶穌至高的權能,能控制這個宇宙。這七個神蹟是: 
	
		
			| 
				章節 | 
			
				神蹟的內容 | 
			
				彰顯耶穌哪方面神性? | 
		 
		
			| 
				二1~12 | 
			
				迦拿婚宴變水為酒 | 
			
				超越質的改變 | 
		 
		
			| 
				四46~54 | 
			
				醫好大臣之子 | 
			
				超越地點的改變 | 
		 
		
			| 
				五1~18 | 
			
				醫好三十八年之病者 | 
			
				超越時間的改變 | 
		 
		
			| 
				六1~15 | 
			
				給五千人吃飽 | 
			
				超越量的改變 | 
		 
		
			| 
				六16~23 | 
			
				耶穌履海 | 
			
				超越大自然的改變 | 
		 
		
			| 
				九1~41 | 
			
				醫好生來瞎眼的 | 
			
				超越苦難的改變 | 
		 
		
			| 
				十一1~46 | 
			
				叫拉撒路從死裡復活 | 
			
				超越死亡的改變 | 
		 
	
 
最後,祂以自己的死裡復活,說明耶穌是基督,是 神的兒子。 
(2) 耶穌的宣稱(I AM)我是!這是舊約摩西問耶和華的名字時,耶和華神自己的宣告我是!(I AM)在約翰福音中又有耶穌七大宣告,這七大宣告,讓我們不得不承認耶穌是神的兒子。這七大宣告是: 
	
		
			| 
				章節 | 
			
				宣告 | 
			
				金句 | 
		 
		
			| 
				6:35 | 
			
				我是生命的糧 | 
			
				耶穌說:我就是生命的糧。到我這裡來的,必定不餓;信我的,永遠不渴。 | 
		 
		
			| 
				8:12 | 
			
				我是世界的光 | 
			
				耶穌又對眾人說:我是世界的光。跟從我的,就不在黑暗裡走,必要得著生命的光。 | 
		 
		
			| 
				10:7 | 
			
				我是羊的門 | 
			
				耶穌又對他們說: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,我就是羊的門。 | 
		 
		
			| 
				10:11 | 
			
				我是好牧人 | 
			
				我是好牧人;好牧人為羊捨命。 | 
		 
		
			| 
				11:25 | 
			
				我是生命、復活 | 
			
				耶穌對她說:復活在我,生命也在我。 | 
		 
		
			| 
				14:6 | 
			
				道路、真理、生命 | 
			
				耶穌說: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;若不藉著我,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。 | 
		 
		
			| 
				15:1 | 
			
				我是真葡萄樹 | 
			
				我是真葡萄樹,我父是栽培的人。 | 
		 
	
 
這七大宣告直接叫我們面對這位耶穌到底是誰?是否正如祂所宣告的:祂是基督,是神的兒子。 
三、見證人與跟隨者(約一35-51) 
(1) 施洗約翰的見證:約翰又作見證說:「我曾看見聖靈,彷彿鴿子從天降下,住在他的身上。我先前不認識他,只是那差我來用水施洗的、對我說:『你看見聖靈降下來,住在誰的身上,誰就是用聖靈施洗的。』我看見了,就證明這是神的兒子。(約一32-34) 施洗約翰指引他的門徒去跟隨耶穌(約一35~36),這表明他的信念:這位彌賽亞的事工,將會取代自己的事奉(約一26~27)。 
(2) 第一批門徒的見證:當施洗約翰鼓勵安得烈去跟從耶穌時,他們相信了耶穌,並在祂裏面找到了新生命。他都是稱呼耶穌為「神的羔羊」(v36)作為開始的。由於這個稱號很可能與獻祭有著密切的關係,因此,施洗約翰乃是提醒他的讀者:跟隨耶穌的人在開始時,必須認定祂是救主。 
(3) 西門的見證:第二位指名道姓的跟隨者,就是彼得。耶穌用了他將要承擔的角色來稱呼他(v42耶穌看見他,說:「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,你要稱為磯法。」)。耶穌用祂先知般的眼光看出西門的心意,說出一段使西門確知祂就是基督的話,祂說:(a)「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」,我知道你是誰,知道你的背景,你的一切。雖然人們看你只是個西門(蘆葦),不能成為有用的人;(b)然而耶穌看出西門有一天要成為教會中的磐石,「你要稱為磯法」,耶穌給他改名叫彼得,知道經過不斷的磨練塑造,有一天他終將成為磐石。另外,起名也代表他要終身屬於主、跟隨耶穌。(c)這對西門的一生有重大的影響,他一定努力做到耶穌的期望,懷抱著希望面對人生,免得愧對耶穌的期望。 
(4) 腓力的見證:腓力是較不明顯的門徒之一,耶穌明顯的採取主動來呼召他(v43「來跟從我吧。」)。耶穌主動的去尋找這位各方面都很平凡的腓力,使他成為使徒群中的一位。腓力找著拿但業,對他說「摩西在律法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,我們遇見了,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。」腓力是一位有效的見證人,他說耶穌應驗了整個舊約的應許。 
(5) 拿但業的見證:拿但業顯然對拿撒勒的評價不高, 
耶穌在拿但業身上所清楚看到的豐富特徵,那就是「沒有詭詐」。拿但業對耶穌的觀察相當驚訝,然而使得他更驚訝的是:「腓力還沒有招呼你,你在無花果樹底下,我就看見你了。」(v48)這足以使拿但業知道,耶穌擁有超然的認知能力,因此觸發了他對耶穌的信心宣認。(v49「拉比,你是神的兒子,你是以色列的王!」) 耶穌向拿但業確實保證:「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,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,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。」(約一50~51)你將看見道成肉身的耶穌,就是人子降在人間。 
四、我們繼續顯明耶穌 
教會的見證:從他豐滿的恩典裡,我們都領受了,而且恩上加恩。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;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。從來沒有人看見 神,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。(約一16~18)透過耶穌基督,我們可以認識神;在耶穌基督裏,神親自來到我們當中。當神差遣基督來到我們當中時,好像是神來到祂自己本性的深處,將自己的心也掏出來一般。透過聖靈的啟示,「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」,神立約的愛,充滿恩典與信實的愛,繼續活化在我們中間。 
  
回應詩歌:那雙看不見的手(六龜育幼院) 
雖不見你,觸不到你,但是我知你正在對我低語; 
哦!主耶穌,哦!主耶穌,我深知道你一直就在這裡。 
是你的手,釘痕的手,重新撫慰我那破碎的心田; 
是你聲音,溫柔話語,再度填滿我心靈中的饑渴。
	  | 
	   | 
   
  
   
 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