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重建前的預備-服事楷模 |
|
|
主日:2025.01.05 講員:杜鴻模弟兄 |
|
|
|
|
重建前的預備-服事楷模 20250105七賢
經文:尼2:4-18
前言:
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:「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;以史為鏡,可以知興替;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。」這句名言的意思是,銅鏡可以用來整理儀容,端正相貌。當人站在鏡子面前,可以看到自己的本相,衣服有沒有穿好,帽子有沒有戴正。看清楚了,就可端正自己的儀容。
歷史可以讓王知道朝代興衰的緣由。一個國何以會衰敗,何以會興盛都有原因的。君王若是昏君,重蹈前人失敗的舊轍,國必衰敗。若是明君,他會仿傚治國之道,則國必興盛。
以人當鏡子,可以知曉自己的優缺點。俗話說當局者迷。人常看不見自己的過失。若有人能指出你的問題,則可使你免犯許多過失。李世民有一位大臣魏徵,時常當面指出皇帝的錯,雖然會令李世民非常難堪,甚至生氣。有一次李世民宣告要做一件事,魏徵當場認為不可,令李世民非常難堪。李世民回到後宮仍然氣憤難消,很想殺掉魏徵。這時王后卻向皇帝恭喜。李世民問恭喜什麼?王后回答,有這麼好的一位大臣可以向你直言,使你免犯大錯,這不是你的福氣嗎?李世民發現,自己真的錯了。若不糾正,後果不堪設想。李世民有接受糾錯的雅量,所以開啟了留名後世,成為典範的貞觀之治。
一代國學大師錢穆曾說過:「知道歷史,便可知道裏面有很多的問題。一切事不是痛痛快快一句話講得完。歷史終是客觀事實,歷史沒有不對的,不對的是在我們不注重歷史,不把歷史作參考。」
別人的成功或失敗都可成為自己的借鏡,看到自己缺乏的是什麼,強項在哪裡。要能避開或彌補自己的弱點,發揮長處,才能走向成功之路。你有人當你的鏡子嗎?若有,那值得慶幸。若沒有,就當去尋找。我給你們介紹一面好鏡子,就是神,就是聖經;讓神藉聖經常常糾正我們各方面的缺失,我們會得到大福氣。阿們。
上週開始,教會的靈修是尼希米記。若以這段歷史或尼希米這個人為鏡,是否能啟示我們,教會興衰或個人事奉成敗之道。我們若能得著一條復興之路,使自己事奉更有能力,使教會興旺起來。這將會是這卷書的靈修帶給我們的益處。
尼希米的重建耶路撒冷城牆,給了我們服事的楷模。今天我們要從尼希米在重建耶路撒冷城牆前所做的準備,學習該如何預備自己,在教會的建造中被神使用。
一、平安到達耶路撒冷(2:4-11)
1. 神施恩的手幫助(4-9)
4王問我說:「你要求什麼?」於是我默禱天上的神。5我對王說:「僕人若在王眼前蒙恩,王若歡喜,求王差遣我往猶大,到我列祖墳墓所在的那城去,我好重新建造。」6那時王后坐在王旁邊。王問我說:「你去要多少日子?幾時回來?」我就定了日期?於是王歡喜差遣我去。7我又對王說:「王若歡喜,求王賜給我詔書,通知大河西的省長准我經過,直到猶大;8又賜詔書,通知管理王園林的亞薩,使他給我木料,做屬殿營樓之門的橫樑和城牆,與我自己房屋使用的。」王就允准我,因我神施恩的手助我。9王派了軍長和馬兵護送我。我到了河西的省長那裡,將王的詔書交給他們。
上週我們讀了尼希米記一章,尼希米在波斯的王宮書珊城得知耶路撒冷的城牆毀壞,心裡為聖城的殘破不堪難過,也禱告求神使用他,使聖城能恢復先前的榮耀。尼希米心中起了意念,要為神發熱心。但所起的意念是是出於神呢?或只是出於自己呢?這也是我們常會遇到的問題。心中會起一些意念?但不知是否出於神?尼希米相信,若是出於神,神就必引領。尼希米謹慎地在禱告中,等候神的引領。
尼希米記二章,神給了尼希米機會,亞達薛西王看到尼希米臉上有愁容,主動地問有何心事?有何請求?4-8節經文,尼希米抓住機會,求王允許他回去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,求王給他詔書,求王給他所需的木料。9節,王不但允許尼希米回去,還派軍長、馬兵護送。王為何要如此呢?因尼希米是帶著一批的猶大人回去重建城牆的。書珊城離耶路撒冷約一千五百公里。沿途要經過大河西許多城市關卡,也有可能遇到搶匪。這一大隊人馬若有軍長,馬兵護送,就可免去路上的攔阻和危險。王還給了三份詔書。這三份詔書有三個用處。7節,詔書是通行證使尼希米可毫無攔阻地通過河西省的各城;8節,詔書是調用令使管王園林的亞薩,供應他修建營樓所需的木材。詔書是任官令,任命他為猶大省的省長詔令。有省長的權柄,做起事來就方便多了。
第8節經文,尼希米見證說,他們得以平安地到達耶路撒冷,是因有神施恩的手幫助。是神感動王替他解決了沿途的關卡,排除了攔阻,他就有平安順利。這也應證他重建耶路撒冷城牆的感動是出於神。我們若有感動要做些什麼,也需要明白是否出於神。若出於神的,神必引領做為應證。
2.仇敵惱怒(10)
10和倫人參巴拉,並為奴的亞捫人多比雅,聽見有人來為以色列人求好處,就甚惱怒。
尼希米雖平安地到達耶路撒冷,然而,只因他是猶大人,又是從王那裡來到耶路撒冷,顯然是為以色人求好處的。參巴拉和多比雅這些仇視以色列人的人就起了惱怒。這些人的惱怒,給了尼希米的重建城牆工作蒙上了一層陰影。都還沒重建,為何就有仇敵惱怒他們呢?神要興起人來,復興神的國,撒但是不高興的,必要與神作對,想辦法攔阻。撒但馬上就在以色列的仇敵心裡動了工,要與事奉神的人作對。一場屬靈的爭戰即將展開。
去年,我們讀提摩太前後書。保羅也是為神的國大發熱心。在保羅一生的事奉中,天天都在打屬靈的仗。為人的得救,為教會的持守真道,他與那空中掌權的惡魔爭戰,要把人從撒但的手中釋放出來,要護道,維持純正的信仰而戰。保羅在快走完人生道路時,見證說,那美好的仗,他已打過了。這告訴我們,在事奉工作上會有攔阻是必然的。這是每個服事神的人須有的心理準備,不可因有阻撓就退縮。要像保羅一樣,打那美好屬靈的仗。
3.住了三日(11)
11我到了耶路撒冷,在那裡住了三日。
尼希米領受了重建耶路撒冷城牆的使命,他需要擬定出重建的計劃。神的事工不能只有熱心,更要有完成使命的真知識。要能完成使命,就要擬定計劃。計劃不是憑空就可以擬定出來的。天馬行空所擬定的是不可行的。計劃是在現況與目標之間搭一道橋樑,使目標可以逐步達成。因此,了解現況是首要工作。他須要先知道城牆毀壞的景況,才能找出對策。
尼希米如何了解耶路撒冷城牆的景況呢?剛才的經文中,尼希米到了耶路撒冷,在那裏住了三日。他不急著工作,他需要先過隱藏的日子。隱藏的目的是要了解實況,擬定計劃。在這段隱藏的日子裡,他要作好功課,詳細計劃,才能有所作為。尼希米花了三天的時間收集資料,明查暗訪。包括城牆的地圖、城牆附近的住家、祭司、長老、地方領袖的名單等。這些是最基本的資料。
美國馬鞍峰教會的華理克牧師見證他到馬鞍峰要那裡建立教會時,就先了解當地的市民,他們的職業,生活工作,他們在生命上有何需求。有了這些資料,他才能擬定如何按他們的需要,服事當地的人。華理克牧師因此建造了超大型且榮美的教會,成為教會建造的典範。
不論是教會的事奉,或職場上的工作,或家裡的工作,凡神所交託我們的事,也要有隱藏的日子。默默地細察真實的景況,現行的各樣工作的問題在哪裡?才能擬訂往後工作的計劃。這樣才能一再地精進,日日更新。提摩太前書4:15「這些事你要殷勤去作,並要在此專心,使眾人看出你的長進。」殷勤的意思是時常默想,也就是對手上的工作時常檢討。不要只忙於工作,要有時間安靜下來,默想、檢討,才不至於忙亂了,失去了原定的目標。
二、實際察看 (12-16)
1.夜間起來(12)
12夜間起來,有幾個人也一同起來;但神使我心裡要為耶路撒冷做什麼事,我並沒有告訴人。除了我騎的牲口以外,也沒有別的牲口在我那裡。
剛才的經文說,他我夜間起來,有幾個人也一同起來,去察看城牆。要了解實況,就必需親自走一趟。他不是坐在辦公室裡,要人來向他做簡報。那都不實際,因不知哪裡毀壞,壞到什麼程度。所聽到的可能與實際有落差。惟獨親眼看見才最真實。
尼希米是夜間去察看城牆。他不是白天大張旗鼓地地察看,而是暗暗地行動。暗中察看才能看到最真實的。不會有人隱瞞,或造假。另一方面,尼希米體認到任務的艱巨,及所處環境的險惡,因當地有許多敵視以色列人的人,就不希望耶路撒冷的城牆重建。他不能太張揚,免得仇敵的阻力提早來到。尼希米在未完全了解耶路撒冷城牆壞的景況,未有初歩的構想之前,他沒有告訴人。若連自己都對重建都沒概念,如何與人談論重建的事?若太早透露消息,更可能使仇敵提早阻擾。
尼希米心裏知道,他要為耶路撒冷作的事,既是出於神,神也必要指示他該如何作。因此,他先靜默等候神的啟示,不急於與屬血氣的人商量,也沒有告訴人他心中要作甚麼事。與人商量,是盼望從人那裡得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及協助。只是從人所得的方法,不是最好的方法。有時人的辦法可能與聖經的原則相違背,是不可行的。雖然有時,神會藉著人,指引我們,但人所說的,我們都當回到神面前慎思明辨。免得我們被引誘,走上錯誤的道路。
箴3:5-6「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,不可依靠自己的聰明。在你一切所行的路上,都要認定祂,祂必指引你的路。」尼希米深知,神的啟示與人的意見常會出現不同,且神的路最美好。因此,他就不先與與屬血氣的人商量,專一聽從神的。
不論是教會的事奉,或個人計劃要作的事,靜默等候神的啟示,是每個人在行事之前須要學會的功課。
2.察看城牆(13-15)
13當夜我出了谷門,往野狗井去,到了糞廠門,察看耶路撒冷的城牆,見城牆拆毀,城門被火焚燒。14我又往前,到了泉門和王池,但所騎的牲口沒有地方過去。15於是夜間沿溪而上,察看城牆,又轉身進入谷門,就回來了。
尼希米心裡雖然為耶路撒冷著急,但他作事並不急躁。
首先,他要親自了解實况。(地圖)當夜他出了耶路撒冷城西偏南的谷門,再按逆時鐘方向沿欣嫩子谷往南行,往野狗井去。到了城牆最南端的糞廠門,察看城牆破壞的情形。
尼希米又到了耶路撒冷城牆東南面的泉門和王池。那段路被拆毀城牆的亂石堆堵住,連坐騎都不能通過,只好歩行察看。他下到城牆東邊的汲淪溪谷,沿溪往北行進仔細地檢視斷牆破壁的破損情況。又轉身返回谷門。他實地察看每一段城牆破壞的程度如何?城牆附近住了哪些猶太人?他要先知道要作的工作有多少?能夠動員的人有多少?重建的困難度如何?
我們在做計劃之前,先做了哪些功課?收集了些什麼資料呢?在教會的事工上,仔細觀察,掌握實情,計算代價,然後付諸實行,這是事奉之先所該有的準備工作。
3.所察看的沒人知道(16)
16我往哪裡去,我做什麼事,官長都不知道。我還沒有告訴猶大平民、祭司、貴冑、官長,和其餘做工的人。
尼希米說,他當夜的行動,所得到的資料,他並沒讓和他前來耶路撒冷的波斯官長們知曉,沒有讓住猶大地區的猶大人知道,也沒讓貴冑、官長和其餘做工的人知道。他只給自己一段隱藏的日子,好好察看耶路撒冷城牆毀壞的景況,好預備如何重建。
俗話說,不鳴則已,一鳴驚人。不鳴是不要大張旗鼓,告訴人自己做了什麼,而是過孤獨的日子。不鳴也不是什麼都沒做,而是紥實地做好功課,預備自己。一旦有機會施展才華,即能做出非凡成就。要有十年寒窗苦讀,默默無聞,才能期待有功成名就的一天。我們也是要自己預備好了,才能被神使用。一個有心事奉主的人,這一段隱藏預備自己的日子是不可少的。
我在事奉前有過隱藏孤獨的日子嗎?我預備哪些東西呢?
三、呼召人來作善工 (17-18)
1.所遭的災難都看見了(17上)
17以後,我對他們說:「我們所遭的難,耶路撒冷怎樣荒涼,城門被火焚燒,你們都看見了。」
重建耶路撒冷不是尼希米一個人的事,也不是他從外面帶回來的一批人的事,他需要一大批住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及領袖們的支持配合。因此,他的首要任務是他召聚他們,激勵他們。他把所看到耶路撒冷城牆破壞荒涼的景況,神子民被凌辱的痛苦,在眾人面前述說。而這些景況眾人也都知道,都看見了。他們既是神的選民,就不應讓聖城繼續荒涼下去,讓神的名繼續受羞辱。他激勵眾人,團結起來,重建聖城。
教會的景況,大家滿意嗎?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不滿意,都期待教會大大興旺起來,滿了神的榮耀。但教會的興旺不只是長老傳道和執事同工的事。有將,沒有兵是不能打仗的。有將的領導指揮,加上眾兵的配合才能發揮力量,攻破營壘。教會也需要人人事奉,才能建造美好的教會。我們若期待教會興旺,就要人人肯擺上自己,齊心努力傳福音。
2.發出呼召(17下)
「來吧,我們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,免得再受凌辱。」
尼希米向猶大眾人發出呼召,「來罷!我們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,免得再受凌辱。」尼希米要眾人不要對耶路撒冷的荒涼視若無睹,也不要繼續忍受被凌辱的痛苦,該是起來改變現況的時刻。
在猶大國未亡國之前,曾受到亞述的威脅凌辱。以賽亞書6:8先知以賽亞說,「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,我可以差遣呢?誰肯為我去呢?我說,我在這裡,請差遣我。」
教會也受到撒但的凌辱,不能興旺。神也在呼召我們,要能不再忍受撒但凌辱,不再袖手旁觀,就要勇敢站出來,堅定倚靠神,仰望神,求神使用我們。
3.眾人的回應(18)
18我告訴他們我神施恩的手怎樣幫助我,並王對我所說的話。他們就說「我們起來建造吧!」於是他們奮勇做這善工。
尼希米作見證,神施恩的手怎樣幫助他,使他在波斯王亞達薛西面前蒙恩。是王羞遣他回來重建耶路撒冷城牆,還賜給他王園林的木料。神既已預備了一切,眾人就當起來建造。這樣的呼召得到了眾人的回應,所有的人都動了起來,奮勇作這善工。
以賽亞聽見神的呼召,就回應說,我在這裡,請差遣我。在興旺教會的事上,你在哪裡呢?你有何回應?
四、教會的楷模-倪頌德小姐
尼希米記這卷歷史書是很好做為建造教會的鏡子。尼希米這個人也是服事神之人的好鏡子,可以做為學習的楷模。我們教會也有值得我們當鏡子的楷模,就是教會的創辦人倪小姐。(相片)
明天元月六日是倪小姐的追思記念日。以前都會在大津盤石穴倪小姐的墳墓前舉行追思禮拜。懷念倪小姐給教會立下的典範。現在認識倪小姐的人已不多了,似乎無從追思。如果要多認識倪小姐,可看鄭時光長老著的書「懷念神僕倪頌德」。(相片)鄭長老是少瓊、少康的父親。教會圖書室應有這本書。這本書值得大家閱讀。
倪小姐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的楷模。她如提後2:15所說,她在神面前,作無愧的工人。吳勇長老在倪小姐的追思禮拜稱讚她一生為真理打仗、為教會和教會的同工能同心打仗、為在大津地區的開墾及福音工作打仗、為她身上的毒癌打仗。她之所以如此努力,是盼望將來見主面時,她沒有對神託付她的使命感到羞愧,她能得到神稱讚是忠心的僕人。她一生真是在神面,作無愧的工人。
她如提前4:12所說,在許多方面作信徒的榜樣:
品行上是謙虛的、溫柔的;心志上,她的人生的目標不是為名利、權勢、享受。她年輕時就立了志向,傳福音使人脫離罪,且得著豐盛的生命;信心上,她凡事信靠仰望神,神必成就一切。教會從無到有現今的規模,沒有募款,沒有借貸,全是憑信心,仰賴神的供應,經歷到耶和華以勒。;寬容上,她凡事包容,饒恕人所犯的過錯。;愛心上,她以憐憫、慈悲為懷,關心別人的需要。她為大津村的鄉民爭取建設,解決鄉民的困境;忍耐上,她凡事等待神的旨意成就。她無論得時,不得時,總是專心服事。她身體健康時到處奔走帶查經,傳福音。七十幾歲得癌症,身上還有許多的病,退到大津養病,卻不像病人,在大律開墾土地,建立教會。她願為主受苦,打那美好的仗,至死忠心。
要帶領人信主的方式很多,倪小姐傳福音的方式是很值得學習的。當時的教會都是講台語,她鎖定目標,傳福音給不會聽台語的族群。她藉家庭查經的方式,在鳳山的眷村、台機公司、海關、水泥廠、及煉油廠等的宿舍,開數個查經班。請信徒邀請左鄰右舍,親朋好友來參加,把聖經上的話教導他們。她不單傳聖經上的真道知識,她更鼓勵人把自己的問題帶到神面前,親身經歷神的大能。約翰福音5:39-40主耶穌說:「你們查考聖經,因為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;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。然而,你們不肯到我這裡來得生命。」倪小姐明白主耶穌的這句話的真意。聖經中的真理只是知識,若要得著生命,人須到主耶穌那裡,親身經神的大能,從內心接受耶穌為救主,才能得著永遠的生命。在她的查經班中有許多人就真的把他們的問題帶到神面前,用神的辦法,不是人的辦法,問題真的順利解決了。有病得醫治的,有心靈憂傷得安慰的;有經歷神大能解決了困境的。這些嘗過主恩滋味的人,因此就決志信主。這樣傳福音的方式,就帶領了四五十人信主,建立了高雄國語禮拜堂,也就是現今七賢路禮拜堂的前身。在本教會信主受洗的張汝京弟兄,在大陸創建知名的中芯國際也仿傚倪小姐傳福音的方式,在他工廠的員工宿舍,請的宿舍管理員就是傳道人,在宿舍裡帶領查經,關心員工的生活問題,藉此,帶領許多員工信主。
教會的聚會有兩項任務:其一、查明福音真道;另一、藉著關懷,幫助人把所遇到的問題帶到神面前,經歷神的大能。人若經歷了神的權能,就會從內心相信,且順服基督。因此,聚會要有神的話,也要會運用神的話,使神的話成為我們生活的實際。這是最紥實的傳福音方式。
結語:
每次我想到倪小姐時,就有一首詩歌,校園一集21首「藉我賜恩福」出現在我的腦海裡。這首歌說出了倪小姐傳福音的心志。
第一節歌詞,在塵世生命崎嶇道路中,多少人困倦悲傷。黑暗滿佈快把真光照亮,使憂傷者變歡暢。
在魔鬼掌控的黑暗世界,人人皆走在崎嶇的道路上,生活中滿了困倦悲傷。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。我們看見了他們的困倦悲傷嗎?為他們起憐憫心嗎?以至催促我們傳福音給他們,使真光照亮,使憂傷變歡唱嗎?
第二節,述說耶穌基督慈愛故事,述說祂赦罪大能。別人信主要藉你去見證,生活時刻像明燈。
如何傳福音呢?這節歌詞說,向人述說耶穌的慈愛故事,主耶穌的大能,能使人內心一切的傷痛得醫治,得平安。且向人見證我們因信靠耶穌,真的得著了平安喜樂。我們也要在日常生活中照聖經上的話行,就不再落入黑暗的罪中,我們所行的就如一盞明燈,顯出基督榮耀的形像。
副歌:藉我賜恩福,藉我賜恩福,藉我生命榮耀主名;藉我賜恩福,救主聽我求。藉我賜恩福,使他人得救。
倪小姐的一生就有這樣的盼望,藉她賜恩福,他人得救。願這樣的詩歌也成為我們向神的禱告。
|
|
|